創新思維,是發展的動力,也是潛力。
專利層面的創新思維是指在發明、創新過程中,將專利知識、技術和市場相結合,以創造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專利成果為目標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是否能在發明創造中,獲得更好的前途,做出不一樣的成績。
一般來說,專利創新思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技術性思維:
這種思維對于發現問題特別重要,主要解決從哪里來的問題,需要關注解決具體技術問題,包括技術問題的識別、解決方法和途徑、優化方案等。技術思維要求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勇于挑戰現有技術,尋求技術創新。這方面看似要求很高,實際上,主要解決的問題,還是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是技術性思維的關鍵。善于發現問題的痛點,然后試著去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很多專利申請,無論是實用新型還是發明專利,都來源于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沒有問題的解決,自然無法獲得專利的授權。這個技術性思維能力,是創新發現的第一步,很多人誤解了專利,就是因為覺得搞技術可以,寫專利太難了。實際上,專利主要還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的出現,都是因為問題需要解決而已,因此,當你有需要解決的問題的時候,不妨來思考方法,這個就是不錯的合作思路哦。
一般來說,做過企業的,與沒有做過企業的;相關行業干得久的,或者干得晚的,差異性很大。這種思維也是需要持續訓練獲得的,特別是觀察發現能力,十分重要,敢于挑戰現有技術,就是一種技術性突破思維。技術人員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而思維創造能力,是技術人員能夠升華的關鍵。
為什么有些技術人員到最后,只能干活,是因為他缺乏一種技術創新思維,并非所有創新都要去申請專利保護,但專利保護一定是基于技術創新的,這種思維比專利申請本身更加重要。
(2)知識產權意識:
有些人有技術性思維,但是,缺乏一種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的意識,實際上,做出來了很多技術性的革命性的東西,但是,因為一些原因,將技術拱手與人,只是拿到了加工費用,而忽略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價值和意識,從而失去了大好的機會。
因此,了解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特別是專利法,明確專利對企業和創新者的保護作用。在創新過程中,注重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同時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能利用知識產權保護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更好地保護自己產品,技術,打造自己的能力,同時呢,不至于很冤枉。
這方面的案例很多,有一位朋友,以前幫人做代加工,當時只是考慮加工費,后面發現,自己的技術都被人申請了專利,而自己還拿著微薄的加工費用。然后呢,在看到知識產權的價值后,開始成立公司,申請專利,成為專利權人,再通過專利技術與人談合作,或者轉讓技術,或者獨占許可等方式,利用知識產權來打造,搖身一變成為利用知識產權致富的行業帶頭人。
(3)市場思維:
沒有市場,就沒有業務,沒有業務,是因為不關注市場需求。很多人的創新,都是停留在書本上,沒有實際價值,還覺得自己的專利很不錯,甚至不惜代價,申請了很多專利,甚至有國際專利,等等。但是,因為沒有契合市場,或者說,落后市場需求,無法在市場轉化,造成成本很高的問題,盡管擁有很多專利,但轉化確實比較難。
因此,在創新過程中,需要關注市場需求,以市場為導向,挖掘具有商業價值和創新性的專利成果,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專利應用價值。通過專利布局,為企業爭取市場競爭優勢,實現經濟效益。
這方面無論是專利申請本身,還是專利運營,都是需要考慮實際市場情況的。比如說,機械行業是基礎,但軟件現在也火熱。隨著短視頻的發展,區塊鏈,元宇宙,各種概念的出現,本身就是思維創新與市場需求結合的出現,如果沒有市場,我們去跟隨和創造很難。對于個人和企業,市場思維十分重要,這也是到哪里去的問題。
(4)系統思維:
專利創新,看似很簡單,實際上涉及到的問題和內容是比較多的,有些不同的需求,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滿足,這樣需要我們擁有系統性思維邏輯去面對,為什么有些人不擅長與人溝通,或者說不善于技術交流,主要還是缺乏一種系統性思維,不斷地分割掉了自己的精力,無法統一思想,發現更有價值的東西。
隨著信息化的普及,要求跨行業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時候,系統化思維,特別重要,我們應該將創新活動視為一個系統工程,從技術、法律、市場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創新過程中,注重各個環節的銜接和協調,確保專利成果的質量和實施效果。
這方面,如果你有更好的價值的技術成果,也歡迎您來展示和探討。當我們系統地去做和探討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另外一扇門在悄悄為您打開。系統不難,難在我們往往局限于自己那點內容,而不肯向人展示。如何展示,才有更多人感興趣呢,這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系統化思維,不僅僅是專利申請和專利運營本身,也涉及到多方面的人力關系問題。
(5)前瞻性思維:
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給我們提供創新的無限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取決于我們是否用前瞻性思維去面對。有些人懼怕新思維,新事物,覺得那些東西會耽誤自己,搶了自己的飯碗。實際上,大可不必擔心,因為,你去跟隨就好。比如說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很多工作嗎?
實際上,能被替代掉的,大多說一些沒有創意的,重復性的工作而異,程序化問題,這個本身就是智慧的結晶。未來需要的一定是創新思維的人,這種創新思維顯然是無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因為人工智能作為工具的高級進化狀態,本身也是人的思維邏輯的延伸,因此,當我們擁有了創新思維,去面對和改造的時候,就會發現,人工智能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懼怕和擔心。
因此,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站在未來市場需求的角度進行創新。用未來的眼光來解決今天的問題,打造強勢能力,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創造更多價值。同時,通過預判技術發展路徑,為企業制定合適的創新戰略,提高專利成果的市場競爭力,這樣我們可以擁有更多選擇機會,實現更好的目的。
(6)專利挖掘:
有些人眼高手低,一方面是因為不懂,另一方面是因為不想懂,慣性思維,容易讓人陷入到一種不敢的狀態。專利挖掘也是,總覺得專利沒啥好弄的,特別是,隨著非正常的出現,很多人怕了,總覺得花了錢,結果還沒審查,就被判斷不行了,何必浪費錢呢?
實際上專利非正常遠遠沒有那么可怕,而是一個極好的機會。這個機會一定是留給善于進行專利挖掘的人的,如何進行專利挖掘?這個命題本身很大,是值得幾天幾夜都講不完的事情,但是,我們首先一個有一種專利挖掘的意思,就是說,你要想想,你的東西,是否值得申請專利。
在創新過程中,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技術方案進行深入挖掘、梳理和歸納,這個能力已經不是技術本身的要求,而是創新創造打造另類人工智能的一種需求。很多人缺乏一種創新思維,按部就班,溫水煮青蛙,沒有創新意識,也不愿意去挖掘什么,等到別人發現了,他只不過是工藝人員而已。為什么研發與工藝不一樣,完全的工藝,并不能取代研發,但研發一定是離不開工藝的,如此,發現并提煉出專利申請的潛在素材,將專利申請和保護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專利挖掘,一定是2024年非正常和創造性雙重利劍下需要努力實現的第一個步驟,誰能在這方面獲得先機,必然能攫取更多的知識產權利益。
(7)合作與交流:
合作與交流,也是闖進新的創新領域的重要方式,一些交流,看起來與自己沒有關系,實際上,都是知識產權的范疇,有些人喜歡干活,不喜歡東看西看,覺得那樣浪費時間了,實際上,這是一種片面認知。
有些交流,可能不能立馬見效,也不能馬上實現自己的目的,但是,可以讓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有些創新創意就在不經意中出現了。有些人,覺得浪費時間,是因為覺得離自己太遠了。有些人呢,總覺得發現了什么,然后一陣激情,也是偏激。
合作與交流是多方面的,無論是金錢來往,還是技術對接,能做的很多。加強與其他創新主體(如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的合作與交流,共享創新資源,能提高創新效率。同時,關注國際專利動態,借鑒先進國家的創新經驗。這方面,國外的資源可以很多,隨著網絡發展,還有各種資訊的發展和展示,視頻也好,文字也好,方式方法很多,如何獲得所需要的信息,打造屬于自己的創新領域,也是我們需要多層面多角度來考慮和實踐的。
通過以上專利創新思維,企業和創新者可以更好地開展發明和創新活動,提高專利成果的質量和價值。在實踐中,將“技術思維+專利思維”相結合,有助于創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利成果,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個人也能從中獲得莫大的效益。無論你有技術輸出需求,或者是項目需求,甚至個人職稱創意創業需求,專利創新意識,無疑都是不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