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和品牌戰略,規范山東省省長質量獎(以下簡稱省長質量獎)管理工作,激勵在質量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和個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省長質量獎是省政府設立的最高質量獎項。授予質量水平領先,在創建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推廣先進質量理念、推行科學質量管理方法等方面成效突出,具有顯著示范帶動作用,對山東質量強省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單位,是指在山東省行政區域內依法成立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從事一、二、三產業的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本辦法所稱個人,是指在山東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質量工作的自然人。
第四條 省長質量獎每兩年評選一屆,分為“山東省省長質量獎”(以下簡稱“質量獎”)和“山東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以下簡稱“提名獎”)兩個子項。每屆“質量獎”受表彰的企業不超過5個、個人不超過5名,“提名獎”受表彰的單位不超過10個、個人不超過5名。
第五條 省長質量獎評審遵循科學、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總量控制、好中選優。
第二章 組織管理
第六條 省質量強省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以下簡稱質量強省領導小組)負責省長質量獎評審的領導工作。其主要職責:
(一)組織、推動省長質量獎評審活動,研究決定省長質量獎評審過程中的重大事項;
(二)審議評審結果,向省政府提報省長質量獎擬獎名單;
(三)向省政府提報對獲獎單位和個人的撤銷建議。
省質量強省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質量強省辦)主要職責:
(一)組織制(修)訂省長質量獎的具體評審方案、評分細則等;
(二)選擇確定承擔評審工作的第三方機構;
(三)組建評審監督小組;
(四)指導第三方機構開展評審工作;
(五)組織宣傳推廣先進質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管理技術以及應用成果;
(六)組織實施對獲獎單位和個人的撤銷。
第七條 評審監督小組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新聞媒體從業者、執業律師等有關人員組成,承擔省長質量獎評審的監督工作。
評審監督小組成員實行聘任制,當屆省長質量獎評審工作結束后即解散。評審監督小組成員每屆輪換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八條 各市政府、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分別負責本行政區域、本系統內申報單位和個人的培育指導工作。
第三章 申報條件
第九條 申報單位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主營業務連續正常穩定運營;
(二)建立有效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自我完善的持續改進機制,在質量水平、創新能力、品牌影響力以及效益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近3年來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和質量水平位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三)形成特色鮮明、科學先進的可復制、可推廣的質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
(四)無社會信用主管部門正在公示的失信信息;
(五)近3年內無重大質量、安全、環境、公共衛生等事故,無因單位責任導致的重大輿情信息;
(六)近3年內無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十條 鼓勵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備良好經濟社會效益的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行業和關鍵領域的領軍企業,成長性強的中小型企業,在改善民生、擴大消費、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等方面發揮突出作用的企業申報。
第十一條 申報個人應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政治堅定,清正廉潔,品行端正,恪守職業道德和社會規范;
(二)在本省從事質量相關工作10年以上;
(三)具有較強的質量意識和創新意識,對質量發展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對質量管理制度、模式、方法創新及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五)有較高社會認同度,質量工作業績得到群眾普遍認可,或在國際、國內質量相關活動中獲得突出成績;
(六)所在單位近3年內無重大質量、安全、環境、公共衛生等事故;
(七)無其他不良記錄和違法、違紀行為。
第十二條 已經獲得“質量獎”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重復申報;已經獲得“提名獎”的單位和個人,評價指標較上次申報有較大提高的,可繼續申報,若再次申報未獲得“質量獎”,不再重復授予“提名獎”。
第四章 評審程序
第十三條 符合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在自愿基礎上,按照申報通知要求如實填寫申報材料,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報設區的市質量工作議事協調機構或者市政府。
第十四條 設區的市質量工作議事協調機構或者市政府,對申報單位和個人按照管理權限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對推薦的事業單位,須征求紀檢監察部門意見;對推薦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須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征求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等部門意見;對推薦的企業和企業負責人,須征求企業所在地生態環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意見。征求意見后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由所在市質量工作議事協調機構或者市政府按要求出具推薦意見,并在規定時限內將申報材料報質量強省辦。
第十五條 第三方機構組織相關專家,依據省長質量獎評審方案、評審標準,組織對申報單位和個人進行輿情調查、資格審查、材料評審、初步票選、現場評審和陳述答辯,形成評審工作情況報告報質量強省辦。
第十六條 質量強省辦根據評審情況和評審監督小組的監督意見,提出省長質量獎候選名單,提交質量強省領導小組審議并確定擬獎名單。
第十七條 質量強省辦向社會公示擬獎名單,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
第十八條 經公示的擬獎名單,報省政府審定后公布。
第五章 獎勵及經費
第十九條 省政府向獲得“質量獎”和“提名獎”的單位頒發獎杯、獎牌和證書。向獲得“質量獎”和“提名獎”的個人頒發獎杯、獎章和證書,并給予“質量獎”獲獎個人一次性獎金不超過1萬元。
第二十條 省長質量獎評審不向申報單位和個人收取任何費用。獎勵和工作經費列入年度省財政預算。
第六章 獲獎單位和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第二十一條 獲獎單位可在單位形象宣傳中使用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稱號,并須注明獲獎年份,但不得用于產品宣傳。省長質量獎稱號的使用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被撤銷省長質量獎的單位和個人,不得再使用該稱號。
第二十二條 獲獎單位和個人應在質量方面不斷追求卓越、創新實踐、持續改進。獲獎單位和個人有義務配合質量強省辦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其質量工作先進經驗和成果(涉及商業機密的除外),并主動分享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
第七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參與評審的相關人員應當客觀、公正、獨立地開展評審工作,依法保守商業或者技術秘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程序進行評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評審行為和評審結果。
第二十四條 評審活動接受評審監督小組和社會公眾的監督。評審監督小組應當切實加強對評審工作人員的監督,對在評審過程中違反評審規則的事項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后果的人員,應如實向質量強省辦匯報,并提出處理建議。
第八章 撤銷機制
第二十五條 獲獎單位和個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獲獎的,獲獎后發生重大質量、安全、環保等事故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或者存在嚴重違法、違規、違紀情形的,撤銷其稱號。撤銷省長質量獎的,依法向社會公告,不再受理其申報。具體撤銷辦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條 質量強省辦落實定期評估制度,評估獲獎單位和個人的守法經營、示范引領、持續改進等事項。根據定期評估結果,對問題輕微的進行約談,對不符合條件的撤銷其省長質量獎稱號。
第九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25年5月2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