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2023年要加強企業技術攻關,實施企業技術創新項目3000項左右。
主管部門—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一、申報意義
1.對于市級、省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項目的申報工作可優先推薦。
2.對于省級專精特新、瞪羚企業等資質項目的申報工作可優先推薦。
3.提高高企認定時對研發項目的評審認可度,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有力證明材料。
4.成功立項后,獲評行業水平是國內領先或國際領先,對企業開拓市場或投標有好處。
5.項目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6.項目立項后,有助于項目研發團隊成員職稱評定。
二、申報時間
三、申報方式
實行網上申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智慧服務平臺http://zhpt.gxt.shandong.gov.cn/#/homeIndex)
四、申報要求
(一)項目承擔單位須為山東省境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和較強的盈利能力。高度重視研發投入,上年度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2.5%(營業收入超過4億元的,研發占比可放寬至不低于2%或研發投入不低于1億元)。申報單位應建有獨立研發機構,有專職研發人員隊伍。項目負責人須是項目申報單位的正式在職人員或聘期能覆蓋項目執行期的人員,項目研發團隊成員不少于5人。
(二)項目重點聚焦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化工、醫藥、輕工、紡織、食品等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實施對培育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確保產業鏈安全有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鼓勵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發揮主導作用,牽頭在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新建“兩高”項目不在申報范圍。
(三)項目符合國家和省相關產業政策,且已在企業正式立項并開始實施,實施周期原則上不超過2年。項目有助于提高產業協同創新能力,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費用原則上不低于400萬元。項目預期效益好,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完成后當年預期年新增產品銷售收入(含出口創匯)不低于800萬元。項目完成后應能產生創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及自主知識產權(含專利、標準等)。申報項目研發內容不得與已立項的其他省級立項項目相同或類似。
(四)項目技術創新點明確、技術含量高、具備較強的可行性。突出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共性技術、填補國內市場空白、實現國產替代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方面的攻關,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優先支持已申報國際專利,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的項目。
(五)鼓勵產學研聯合攻關。鼓勵企業以項目為載體,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大力引進高校和科研機構高層次人才,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實施融合創新。
(六)為促進安全生產技術提升,增設“安全生產技術提升計劃”專項。鼓勵在安全生產技術提升領域產生一批發明專利,攻克一批關鍵技術,開發一批新產品。
(七)申報數量。堅持擇優申報,原則上每戶企業每批申報1項。根據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規模和研發投入能力適當放寬申報數量(上年度營業收入2000萬一4億:不超過2項;4億-10億:不超過5項;10億及以上:不超過10項)。
五、申報流程
企業網上注冊—企業基本信息維護—填報項目并上傳相關資料—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央駐魯及省屬企業審核推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處組織專家遴選—獲批項目名單公示—登錄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申報管理系統—企業基本信息維護—調度申報表填寫及提交—調度審核情況跟蹤,對退回的調度表進行修改完善并重新上傳
六、項目調度
跟蹤項目實施進度。未按要求及時進行調度的單位,將影響后續新項目的申報。